戏曲教育联盟

京剧教育不得不学,现在就是学习京剧最好的时机

戏曲教育联盟 https://opera.ctcen.cn 2019-04-02 22:27 出处:网络 编辑:@坤哥
京剧教育不得不学,现在就是学习京剧最好的时机

京剧有普世价值。

有人认为,传统剧目存在一些不合时宜的腐旧观念,并不适合用于少儿教育。其实,京剧是一门“形式大于内容”的艺术,所有的价值观都依托于表演存在,观念是否腐旧,在于怎样处理表演细节。再者,京剧在发展的过程中,完成了自身的更新迭代,几番被动或主动的“戏改”过后,保存了最有生命力的内核。当今鲜活于舞台的剧目,反映的大多是父母恩、师生谊、朋友义、家国情,是到了任何时代,都值得珍惜的情感。


京剧很丰富。

唱念做打里,包含着对孩子文武并重、智勇双全的期望。过去对优等生的筛选标准,决定了大部分的学校教育更偏重“文”,而忽略了“武”,学生每天的活动量,基本等于心理活动。因此,前一阵高等院校“体育测试”的通知,令很多专注肥宅在象牙塔的天之骄子们虎躯一震。实际上,大脑也是身体的一部分,筋骨与心志并不能完全分离。而京剧,是需要“动起来”的艺术,对身体的要求,也不是体能上的“更高、更快、更强”,而是手、眼、身、步的“协调”。圆融、和谐、统一,是身与心最舒服的状态。

京剧尊重个体差异。

每个校门口,都充斥着“书法、画画、钢琴、舞蹈、击剑……”的招牌,家长们最大的痛苦,是兴趣班的选择太多;而孩子最大的痛苦,是家长不幸选择了自己最不擅长的一门,因此不得不在小伙伴面前展示自己的缺陷,没有一点掩饰。如果拒绝参与,则要承担“不积极主动”、“没有恒心毅力”的批评。

教育的目的之一,是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身的缺陷,接受与他人的差异,而京剧的丰富性,就在于能够抚慰不同的孩子。有音乐天分的孩子,可以攻克《洪洋洞》的高难度唱腔;口齿清晰的孩子,可以念出大段的《报花灯》;活泼好动的孩子,可以学会漂亮的趟马、走边……即便表面上无所擅长的孩子,也可以静静的做一个资深的观众,在精准的时机叫好,告诉别人这出戏好在哪里。总有一件事情,能够让你心有所动,自信起来。这就是京剧强大的魅力。

京剧教育不得不学,现在就是学习京剧最好的时机

近年来,大部分地区取消了中高考特长加分,非功利的初衷,让艺术学习回归到了兴趣的本质,是对孩子和家长的松绑。从问孩子“考了多少级”、“学会了什么”,逐渐变为“你觉得怎么样”,这样的转变,就是学习京剧最好的时机。



0

精彩评论

暂无评论...
验证码 换一张
取 消